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作为“六保”任务之一,台州市路桥区纪委区监委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靠前监督,协同路桥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念好“非粮化”紧箍咒,全面扎紧“粮袋子”。
千斤粮和万元田
初冬的暖阳照进路桥区金清镇的太平蔬菜机械化生产合作社里,只见合作社里西兰花长势良好,合作社负责人梁国平正在忙着指挥工人们施肥。
路桥区纪委区监委工作人员赶紧迎上去:“稻菜轮作后,合作社的收成如何?合作社现在种植面积是多少?今年早稻产量怎样?”进入秋季以来,路桥区纪委区监委对全区防止耕地“非粮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依照“有地必查、有粮必看、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从根源上扎紧“粮袋子”,让粮田“务正业”。
路桥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督查稻菜轮作情况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路桥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就对防止耕地“非粮化”进行全面整治。全区共有粮食生产功能区7.16万亩,涉及路南街道、新桥镇、横街镇、蓬街镇、金清镇等5个镇(街道),是路桥区粮食生产保供的核心区。但因经济比较效益的存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争地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土地租金不断上升,严重打击了粮农的种粮积极性。
路桥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在开展“地毯式”排查“非粮化”问题后建档立卡,奖惩并用,精准下药,疏导结合,将一些确实不符合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基本要求的区块进行适度调整。同时,大力推广稻菜轮作机制,推广单年生经济作物,既改善了土壤质量,又增加了农民收益。今年,路桥区早稻大户种植面积达到2.36万亩,比去年增加了5000多亩,有望实现“千斤粮万元田”。
天降补贴和退塘还田
“今年的种植亩数如实申报了吗?”“补贴都到位了吗?”……近期,路桥区种粮大户、散户们或被登门拜访或被电话抽查。“我今年共种植1200多亩地,其中承包地有800亩,已按照规定如实填报了数据。”蓬街镇光明村种粮大户王耀勇详细填报自家情况,全面配合前来询问的蓬街镇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督查。台州市潮阳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潮阳合作社)的负责人郑伯昌也接到了当地纪委监委的电话,询问补贴是否到位。
据了解,由于粮价不高,虽然合作社种植面积较大,效益还是偏低。为提高粮农的积极性,今年路桥区加大规模种粮补贴力度,各合作社的种粮积极性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以潮阳合作社为例,今年新增了500亩左右的承包面积,由于风调雨顺,粮食喜获丰收,光规模种粮补贴就可以拿到80万元左右,比去年增加了30来万。
“今年早稻每亩补贴370元,比去年增加90元/亩,增幅32.1%,连作晚稻每亩补贴380元,比去年增加120元/亩,增幅46.1%,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路桥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农技总站站长徐斌宾说。
针对粮食功能区内实施非粮项目的,一律不安排财政补助资金,并由各镇(街道)对种植情况进行统计上报,路桥区纪委区监委进行抽查走访,核实各镇(街道)、村集体对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严查是否存在改变耕地用途和性质等不予补贴的情形,保护耕地资源,提升粮食生产潜力。
路桥区蓬街镇纪委监委督查种粮大户种粮补贴落实情况
此外,路桥区针对功能区内水产养殖情况,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一经发现,及时予以清退。目前黄琅养殖场完成2800亩土地退塘,其中700多亩全部种上了早稻。
“路桥区今年粮食种植面积预计比2019年增加3000多亩,产量比去年增加1000多吨,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全面端牢‘中国饭碗’、守住‘大国粮仓’。”徐斌宾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