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清廉路桥 你我同行
【清廉路桥你我同行】清廉文化扬清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台州路桥,清廉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不管是静谧安宁的公园、人声鼎沸的市场,还是为民办事的机关单位、群众常去的文化礼堂,处处都融入了清廉的元素。廉政教育基地、清廉影视作品、清廉书画展等不同形式的清廉矩阵陆续推出,也正影响着当地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尚不断向好。

播下“清廉因子”

漫步在路桥区横街镇新兴路和沿河路,一幢幢小洋房别具韵味,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每家每户门口悬挂的家风家训木质牌匾。这是全市首条家风家训示范街,经过了风雨的洗礼,木牌已经褪去了往日鲜艳的色彩,但留下的却是家风家训质朴的底色。“做事勤廉行道正,居心坦荡立身正。”这是家住沿河北路的云湖村村干部李金连家门口挂着的家风家训。李金连说,大家都把家风家训“晒出来”,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相互监督、相互影响的氛围。

清廉文化的彰显,不在于刻意的雕饰,而在于处处留心,适时播种。在横街,清廉因子就通过每家每户的家风家训,传播开去。在新桥,有一条长达21公里的清廉景观带,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和廉洁的熏陶。走过小桥流水,穿过鸢尾花海,来到新桥镇华章村文化礼堂,“章氏家训廊”五个字印入眼帘,这也是新桥镇“二十一公里”清廉景观带的起点。

从“章氏家训廊”,到“清廉书吧”,经过“二十四节气清廉河道”,到达终点“初心之路”体验政风廉情特色绿道。润物无声,点滴浸润,让络绎往来的游客在悠闲游乐中感受到清廉之美。像这样分布在全区各地的廉园共有31个,廉廊42个,廉墙97个,廉亭30个。这些廉景观如同一粒粒珍珠,串起了清廉文化的美丽“项链”。

建起“清廉阵地”

“革命工作需要有个根据地,戴大夫主动将自己家腾出来。物资不够、经费不足,戴大夫卖地来筹。原本30亩的祖地被卖了只剩3亩,但他从没有过怨言。”在戴大夫故居,82岁的讲解员王锦荣正满怀深情地向参观者进行讲解。坐落于路桥区峰江街道蒋僧桥村的戴大夫故居是省级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区级廉政教育基地。

像这样的廉政教育基地,全区共有20处,并逐年进行更新迭代、统筹整合。廉政教育基地的设立为清廉文化建设提供了生动的廉政教育素材。尤其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红色革命事迹中挖掘清廉故事,带动广大党员干部感受峥嵘岁月的初心使命,达到较好的效果。

清廉阵地的建设,不单单在廉政教育基地。走进机关单位、企业市场、医院学校等,同样能感受到清廉文化的浸润和宣导。不少机关单位,结合自身领域廉政风险点在办公大厅设立清廉广角;区城建集团、商城公司等国有企业,相继推出5G清廉智慧展厅,打造创新数智清廉品牌;在恩泽医院、中医院等医共体,建起了“杏林清风”,每一颗银杏树上都悬挂着一句清廉标语;走进欧路莎卫浴、中策永通电缆等“五星廉企”示范点,企业廉政文化令人耳目一新,清廉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中小学的校园里,设立了清廉书吧、清廉书画展等,成为传播清廉文化的有效阵地。

在清廉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路桥区突出地域、行业、领域特色,分层分类、有的放矢,建立起一个个清廉文化的阵地,释放出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理念,为清廉路桥建设营造良好的大环境。

传出“清廉声音”

“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傍晚时分,桐屿街道春泽社区的文化礼堂内人头攒动,“乡村民嘴”杨良德正在用方言讲述一代清儒柯璜的故事。以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将清廉文化与台州乱弹、三句半、快板、白搭评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一批生动形象又接地气的清廉文艺作品。通过清廉文化大讲堂,在区内文化礼堂巡演,受到基层群众的普遍好评。

走出文化礼堂,走进电影院。一部以清廉为题材的电影《迷惘》在全国各大影院陆续上映。“没想到这部电影是在路桥拍的,感觉特别熟悉和亲切。电影防腐拒变的情节处理的很好,演员演技在线,真的深受启发。”看完电影,不少观众直呼意外和惊喜。

把一个清廉故事搬上大荧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近年来,路桥区积极探索清廉文化的推广与影视文化的融合,引进落户华语影业路桥网络影视孵化园,培育孵化一批有潜力的新兴互联网影视公司,而电影《迷惘》的上映正是孵化园培育成果的生动展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弘扬廉政主旋律,唱响清廉“好声音”是路桥区推进清廉文化的创新举措。除了清廉电影,区纪委每年推出2至3部清廉短视频(微电影),通过全媒体传播手段,让清廉文化搭乘5G列车,飞入寻常百姓家。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清廉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路桥区始终坚持在方寸之间、细微之处入手,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使清廉文化的引领力、传播力、感染力更上一个台阶,构建起激浊扬清、扬廉抑腐的良好社会氛围。

中共路桥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路桥区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建议IE6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浙ICP备2020035774号-1

浙公网安备 331004023316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