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台州市路桥区纪委区监委将清廉村居建设作为清廉路桥建设的重要单元,通过全面推行“掌上村务”、有效化解涉纪信访、培育“清廉村居”示范村等,促进“小微权力”合理运行,奋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掌上村务”——村级权力进一步规范运行
“现在好了,只要动动手指,我在外地也能及时了解优惠政策、知晓村里的大小事情。”在外经商的小伍份村村民对村里开通的微信公众号赞不绝口。
针对农村三务公开存在的形式单一、群众监督难等问题,路桥区纪委积极探索“指尖村务”工作,指导各村社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定期公开村务信息、重大收支项目、财务报表、财务逐笔公开等信息,扩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有效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推出“指尖村务”,方便群众查看“三务”材料
用“公开”管住“小微权力”,可以更好地促进村级干部规范履职。家住南新市村的陈某表示,他是该村“人文新南”公众号的“铁粉”,平时许多政策都是在公众号看到的。
“微信公众号成立之初,老百姓将信将疑,大家都以为这是个光说不做的假把式。两年时间过去,公众号操作员每月雷打不动的上传村务明细表格、发布上级政策,越来越多的阅读量和点赞说明我们的工作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小伍份村党支部书记罗华德表示。
事实证明,村里的事情越是公开透明,越能赢得村民的认可。
“激浊扬清”——涉纪信访进一步有效化解
“经调查,当时各村的地很多是由镇里统一管理、分包给承包户的。参考村帐中后几年留存的承包费票据,每年返还的承包费并未有超过6000元的情况,反映的第(三)项问题失实。大家看一下村帐记录,有没有异议……”这是路桥区纪委区监委为党员干部澄清正名的一幕。
为深化清廉村居建设,区纪委区监委层层压实信访工作责任,把农村涉纪信访作为推动基层有效治理的着力点,对农村干部违规用权问题快查严办,有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时,积极探索为被诬告陷害干部澄清正名,为清廉实干者撑腰鼓劲的有效形式,妥善处理涉纪信访问题,努力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
“对可查的信访问题,我们始终坚持认真梳理、务实核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调查取证工作,确保每一个信访件的调查处理结果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今年以来,全区共为17名受到不实反映的镇、村干部公开澄清正名,有效激励了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良好风气。
“阵地育廉”——崇德倡廉进一步成为风尚
“思正则廉,身正则直,行正则威”……尚家村是清廉村居建设的示范村,该村充分利用尚家家训、宗谱等现有资源,在历史文献中整理和挖掘具有高风亮节、勤政廉政的典型人物、故事,通过打造家风家训馆、清风公园、廉政漫画上墙等形式,配套完成清廉文化阵地建设,营造了春风化雨的文化氛围。
“我们村连续两年都是清廉指数A类村,村民有事,村干部都一起帮忙。之前的淘宝直播节,我们村支书还帮农户直播卖小番茄呢。”尚家村的村民为村里被评为清廉A类感到自豪。
路桥区纪委区监委已经连续4年对全区218个村(社)进行清廉指数测评,激励各村形成比学赶超的清廉氛围。像尚家村一样,把清廉文化作为村里文化建设的主旋律的还有很多。各村居注重清廉文化的浸润和点缀,将清廉文化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社风民风、纯正党风政风,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廉政意识。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了廉园31个,廉廊42个,廉墙97个,廉亭30个,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
“清廉村居建设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我们始终坚持上下联动、统筹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以此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乡村下移,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