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活则经济活。近年来,金融领域腐败案件频发,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作为“中国小微金融服务之都”的路桥,是全国唯一拥有四家地方法人银行的县级区,探索建设“清廉金融”意义深远。
今年以来,路桥区纪委区监委开展金融领域腐败专项治理,督促区金融工作中心综合推出“1+4+X”清廉金融建设工作体系,用一系列清廉创建行动净化金融“生态圈”,以强监督促进强监管,维护金融安全,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顶层设计,打造清廉金融“新体系”
7月初,路桥区率先印发《路桥区清廉金融实施方案》,发布了10项27条创建规范,将清廉金融创建对象从20多家银行机构,扩展到全区银行、保险、证券、民间融资等近60家金融机构。
在“1+4+X”清廉金融建设工作体系的指引下,全区以“清廉积分”为抓手,规范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廉洁风险排查防控、作风纪律常态督查、清廉文化长效培育等四项机制。与此同时,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小微金改活力,设计“自选动作”,开展特色清廉金融建设,成为清廉金融建设的先行点和示范点。
数据最能反映出清廉金融建设的成效。据区金融工作中心统计,今年以来,区金融机构服务满意度提升1.2个百分点,员工违规违纪案件数同比降低30%,投诉举报数量也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小微贷款余额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不良贷款率仅0.67%,远低于全国水平。
10月28日,全市深化清廉金融建设现场会在路桥召开,市县各级金融机构100余名负责人参加会议,实地参观清廉金融示范点,共话清廉金融建设蓝图。
积分考核,构建清廉金融“评价器”
路桥区率先推出 “清廉积分”金融行业量化评价体系,对全区金融机构清廉建设采取积分制管理,建立清廉量化评价模型,将清廉建设情况量化为分数,引导各机构在清廉大赛场上比业绩、拼担当。
“清廉积分”设置“基础项、加分项、红线项”三类评价指标,实行一机构一表、一年一测评,通过“机构自评、检查组考评、第三方测评”的方式汇总得出。评分结果同财政性资金招投标、党建星级评定、金融机构年度业绩考评等挂钩。
同时,各家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员工“清廉积分”体系,如路桥农商银行推出了线上“清廉百晓”系统。“系统通过引用会计检辅数据、信贷检辅数据、违规积分情况、审计报告以及外部数据,建立员工清廉积分系统,对不同的违规事项记录不同的分值,对碰触‘红线’的违规行为零容忍、严处置。”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目前,“清廉百晓”系统已导入风险预警系统的反馈信息872条,并实时同步至员工终端,提升风险预警的及时性。
内外监督,筑牢清廉金融“防火墙”
刚在人保财险路桥支公司办理完交通事故理赔的胡女士,就在手机上收到该公司微信公众号发来的“清廉码”调查问卷。“服务态度怎么样,理赔人员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不当行为……”通过“清廉码”,胡女士可以实现“码”上评价、“码”上反馈、“码”上投诉、“码”上监督。
据了解,除了人保财险推出的“清廉码”外,路桥区纪委和区金融工作中心也联合推出了群众监督举报途径。在路桥,不管是走进银行大厅、保险柜台,还是证券公司,你都能看到“清廉金融”一码举报二维码放置在醒目位置,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存在任何廉政问题,群众都可以进行举报投诉。相关投诉举报数据直接推送至后台,由金融工作中心进行初步查实,涉及党员违纪问题由区纪委同步跟进。
今年以来,路桥从权力制约、风险排查、数智监管等角度,加强内部与外部的监督,同向发力。聚焦重点领域、关健环节,梳理“负面行为清单”,建立“干部廉政档案”,健全廉洁风险排查防控机制,防范和化解金融机构内部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风险。
文化培育,营造清廉金融“廉洁风”
在路桥,各金融机构将清廉金融建设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全员时刻绷紧廉洁之弦。
走进泰隆银行台州分行,映入眼帘的是一面“三誉三感”文化墙。“‘三誉三感’即信誉、名誉、荣誉,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泰隆银行相关负责人说,“客户经理需要经常走访自己的片区,到了饭点业务才办完,客户热情留饭,吃不吃?我们行提倡不拿客户一针一线,如果客户很热情,吃完必须要折算成饭钱付给客户,回支行要报备。这是与客户保持‘亲’‘清’关系的生动体现。”
农行路桥支行则将清廉建设与“三线一网格”管理相结合,加强廉洁文化与业务经营的“双向”融合。开展“清廉书画见农行 泼墨丹青传责任”书画展,共收录17幅作品,员工们透过艺术语言的形象魅力,向观众展示清廉文化建设成果。台州银行启动 “清廉银行铸造行动”,党员、干部带头在全员清廉承诺签名墙上签名。各党支部积极开展“学党史、唱红歌、促廉洁”主题活动,组织“照镜子、正衣冠”清廉文化专题研讨会,在全行上下形成人人争做“最美台行人、最美银行人”的新局面。路桥民间融资服务中心重文化宣贯,开展微视频拍摄、摄影作品征集、故事会宣讲等丰富多彩的清廉文化主题活动,引导员工自觉修身齐家、廉洁从业,致力营造“不想腐”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