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程纪实、做深做实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评议、盯紧苗头性问题实行协作联动……今年以来,台州市路桥区纪委区监委着力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进一步理顺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推进“一把手”监督精准化、具体化、常态化。
严密制约机制,扎紧制度笼子
在路桥,所有单位“一把手”及领导班子都有一本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程纪实手册。这是路桥区创新推出的履行主体责任“全程纪实”机制,要求“一把手”对党风廉政教育情况、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选人用人执行情况等内容进行逐一填写。同时,对“一把手”可能存在利用职权职务之便违规插手土地出让、工程建设、审批监管、执法司法等问题,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可记录在案,并可直接报送区纪委区监委予以核查。不少“一把手”坦言,记录的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自省和监督。
“一把手履职情况如何?”“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落实的怎么样?”路桥区纪委区监委针对“一把手”履职评议,建立“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情况评议制度。全区所有单位(部门)书面报告落实主体责任情况,区纪委区监委梳理“一把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并纳入日常监督重点,确保整改到位。
严格监督监管,盯紧问题苗头
陆婷婷是今年9月刚上任的路桥区团区委书记。上任第3天,派驻第三纪检监察组就对她进行了任前谈话。“你认为自己的岗位风险有哪些?”“如何进行自我监督和风险防范?”这是派驻纪检组对“一把手”任前就职的常规动作。通过谈话,有效将派驻监督的“关口”前移,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加强“一把手”监督,就要抓早抓小抓苗头。路桥区纪委区监委结合日常监督、巡察监督、审计、信访等情况,对涉及“一把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通过发放提醒函、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等形式,督促“一把手”及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整改问题。今年以来,发现并督促各级“一把手”整改个人及单位问题100多个,约谈提醒“一把手”67人次。
严肃惩前毖后,形成高压震慑
9月30日,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路桥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斌被留置;11月3日,路桥区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周法被双开。通报先后通过“清廉路桥”微信公众号发布,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路桥区纪委区监委严肃查处“一把手”违纪违法行为,对问题线索处置中发现的“一把手”失职失责行为也给予严肃追责问责。同时,将监督“一把手”嵌入、融入专项治理监督工作,采取自查和抽查相结合、调研和督导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各领域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将“一把手”及领导班子履行责任情况作为重点进行监督,着力发现深层次、隐藏性问题。
区纪委区监委对查处的“一把手”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及时总结剖析,通过摄制警示教育片、组织清廉文化活动等,提醒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以案为鉴,守住廉洁底线。组织全区“一把手”观看清廉主题电影《迷惘》和参观清廉主题书画展,印发党员干部警示教育读本500余本。
浙公网安备 33100402331675号